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1【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珍珠鸟》、《斑羚飞渡》、《华南虎》《马》《狼》五篇描写人类的生存伙伴──动物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反映了人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而且还试图从动物世界里折射出人类的生活轨迹。本文描写的是一群被逼至绝境的斑羚,为了赢得种群的生存机会,用牺牲一半挽救另一半的方法摆脱困境的壮举,让每个读者受到精神的震撼。
2、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意之间的联系”,结合本单元特点,
我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主题。
能力目标:抓住文中关键词句深入分析,探究动物身上折射的可贵品质,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探究人与自然界其他生物和谐共处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珍爱动物,善待动物生命的意识。
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生动的故事情节上,难点放在体会文章真切细腻的描写所蕴含的强烈情感上。
3、学情分析: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扣人心弦,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哲理较深奥,初一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应重点突破。
【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选择令自己感动的语句自由朗读,分析之前个别朗读,分析相关的语句后全班齐读,重点语段请个别学生范读,一节课书声朗朗,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情境设置法: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先给学生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动物世界的悲壮感人的故事,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3、讨论法: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说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即在学生的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共同发展。学法具体如下:
1、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
2、朗读法:指导学生反复朗读,从中体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说过程】
一、激情导入
我的导语是这样设计的:(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同学们:先听老师讲一个小故事: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抱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火海。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一小团儿……
我被这故事深深地打动了,这群蚂蚁生得艰难,死得辉煌。在动物的世界里,还有许多可歌可泣、令人震撼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斑羚的世界,来聆听一曲悲壮感人的生命之歌。
(说明)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设计贴近课文内容,和课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再配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二、背景介绍
出示幻灯片,上面有斑羚图片和简单的文字介绍,让一位学生朗读文字介绍。
(说明)有关斑羚的背景介绍,能加深学生对斑羚的了解,因为生活中他们没有见过斑羚,而且也为下面学生对课文的分析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三、整体感知
教师说明:早自修同学们已经预习过课文,解决了生字词,也熟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稍作思考: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先请学生概括,再请其他学生加以评价。
(说明)因为学生课前充分预习过课文,所以课堂上让学生稍作思考,概括文章内容,
这样既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的感知,又训练了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为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让其他学生加以评价,可以让学生纠正概括中的不足之处,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研讨赏析
教师说明:下面让我们细细来研讨课文。问:在整个故事中,什么地方最让你感动?为什么感动?
1、要求学生先从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在书上作记号,自由朗读揣摩,然后再班级交流。
2、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说明)此环节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会谈到:第三节中的老斑羚以生命给斑羚群作提示;文中有关镰刀头羊语句;一老一少的斑羚试跳的语段;文中描写彩虹的语句。
对文中这些重要词句的分析及朗读,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有利于理解本文主旨,而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更形象、更直观让学生感受到一老一少斑羚飞渡的过程。
五、深入探究
1、教师说明:当我们的心一次次地被文中这些悲壮的场景所感动时,我们不禁要问:伤心崖上惨烈的一幕幕,是谁造成的?
2、这个故事带给我们的感动是恒久的,带给我们的感悟是丰富的。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你认为作者写这篇文章要表达怎样的情感,同桌合作,时间是2分钟。
(说明)此环节引导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从表层深入到里层,多角度地看问题,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
六、拓展延伸
1、现在请把你对本文的深刻感悟凝聚成简练的一句话。要求学生在本子上试写,再发言。
2、引导学生回忆讲述生活中看过或听过的与本文类似的故事,要求叙述清楚、准确、突出重点。
(说明)有人说过,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师小结
教师说明:相信大家都已经被这些故事深深打动了,课文《斑羚飞渡》给我们带来的远不只是简单的同情、敬佩与感动,它为我们实现了一次心灵的飞渡!我们仿佛看到自己变成一只斑羚,从“自私”的山峰上,奇迹般飞跃遥遥相距的山涧,轻巧地落在“奉献”峰上。洁净如洗的天空出现了一道瑰丽的彩虹,随着我们的“飞跃”跨过两座山峰。
< ……此处隐藏9497个字……前、潮来时、潮退后的时间顺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学完全文后,我再次让学生自由读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并给予时间让学生展示,这样既巩固了学生的感受,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读书的兴趣。
第四环节:作业设计
让学生把自己观赏到的钱塘江大潮的景象及感受讲给家长听,既锻炼学生运用词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
根据潮来前、潮来时、潮去时的关键词总结成为本课板书,让学生清晰地认识到钱塘潮的特点。
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天下奇观 潮来时:闷雷滚动 一条白线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潮去时: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
小学语文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
本单元四篇课文都是围绕培养学生“优秀品格”选编的。《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讲的是小男孩雄日面对继承王位的诱惑,选择了诚实,得到了国王的赏识这样一个童话故事。
课文以国王选择继承人为线索,分为:国王宣布选择的方式→雄日精心培育却不见发芽→国王选择手捧空花盆的雄日为继承人,这三部分来叙述。
二、说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
三、说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明白国王选择继承人的标准是诚实。
2、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四、说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课文。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我设计了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引入部分
1、直接出示课题。学生读题。
2、教师手举花朵读词语(捧着、花盆、鲜花、最美、继承),学生读后,教师把“最美、继承”两朵花贴在黑板空花盆上。让学生用这两个词围绕课文说一句话。
设计目的:复习要掌握的词语,让学生用“最美、继承”连词成句,整体感知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大意。
第二环节深入感悟部分
设计理念:用国王的特殊考题“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国王的继承人。”引出下面三次比较。
重点设计了三次比较:
1、面对种不出花的相同结果,雄日的选择和其他孩子的选择相比较。比较出雄日选择诚实的可贵。
2、孩子们手捧鲜花的高兴和国王看见鲜花的不高兴进行比较。比较出他们对最美丽的花不同的理解。
3、国王先不高兴与后来看见手捧空花盆的雄日而高兴进行对比。突出出国王选择继承人的标准是“诚实”。
特殊考题
1、问:“谁能用这些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国王的继承人。”这是谁宣布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是什么花?重点突出“最美”。
设计目的: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花”,是为了比较孩子们和国王对"最美的花"不同的理解,为下文作出铺垫。
2、思考:为什么国王会出这样一道“特殊考题”?
设计目的:让学生心中产生疑问(种花很简单为什么会出这样的考题),激发他们积极学习的兴趣。
第一次比较
1、让学生找出雄日十分用心种花的句子“有个叫雄日的男孩儿,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让学生用“十分”“用心”换词理解和说句子。抓住“十分”“用心”指导朗读。
2、再找出能体现“雄日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的句子:“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可是花盆里的种子连芽都没有冒出来。雄日又给种子施了些肥,浇了点儿水。他天天看哪,看哪,种子还是不发芽。”先观察课文插图,再采取试读、范读、抽读等形式来体会雄日“十分用心”培育花种和长久等待种子发芽时的伤心、难过。
3、在此处设计了一个补白“问:想一想其他的孩子拿到种子后会怎样种花?结果怎样?心里怎么想的?”
4、思考:如果你是那个国家的孩子你会怎么做?面对相同的结果,雄日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的选择。
设计目的:换词说句让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词语以及体会雄日种花的专心,与他后文没有种出花的结果产生巨大的反差。
通过抓住“十天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种子连芽都没有冒出来”“天天”“看哪”“看哪”重点词句多种形式的朗读,表现雄日十分用心的种花,结果却“连芽都没有冒出来”,努力的付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强烈地突出雄日选择“诚实”是需要付出极大的勇气,去抵制自己面对王位继承人的诱惑!
第三个问题的提出是让学生明白其他孩子也会像雄日一样“十分用心”地培育花种,同样没有种出花来,而面对相同的结果却选择的是欺骗的手段,反衬出雄日选择“诚实”是多么难能可贵!
第二次比较
1、问:国王规定的日子到了,其他孩子们怎么做的?让学生找出句子。(出示句子)“许许多多的孩子捧着一盆盆盛开的鲜花拥上街头。”指导朗读,突出花之多,花之美。
2、问:国王从孩子们面前走过,脸上是什么表情?(出示句子)“国王从孩子们的面前走过,看着一盆盆鲜花,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指导朗读出国王的不高兴。
3、追问:国王看见孩子们手捧鲜花为什么脸上没有一丝高兴的表情?学生回答后出示句子:“我发给你们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这样的种子,能长出美丽的鲜花吗?”重点指导朗读这一句。
设计目的:在课件中我把这两个句子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中,指导朗读出花之多、花之美和国王的不高兴。通过探究国王不高兴的原因,让学生明白:国王发给孩子们煮熟的花种的真实用意,是看谁具有“诚实”的优秀品质!
第三次比较
问:国王看到孩子们手捧鲜花不高兴,看见雄日手捧空花盆反而高兴起来,还说“你就是我要找的继承人!”这是为什么?
设计目的:我在课件中把写国王表情的这两个句子放在同一张幻灯片中,通过朗读比较使学生体会到国王选雄日当继承人的主要原因——诚实!
第三环节总结(深入挖掘)部分
1、雄日没有种出花来,为什么他还要来?
2、雄日的花盆真的是空的吗?他真的什么也没有种出来?
3、国王所说的最美的花是什么样的花?
设计目的: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进一步使理解到:雄日手捧空花盆还要来,说明雄日不光具有诚实的品质,还具有敢于面对失败的勇气。作为一个国王,既要有诚实的品质,也要有面对困难、失败的勇气,才能统领国家。这也是国王选择雄日作为继承人的原因。
雄日的花盆不是空的,他种出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诚实”的心灵之花,这就是国王心目中最美的花,所以雄日才能继承王位!(板书)
第四环节拓展部分
朗诵拍手儿歌《诚信儿歌》
附:小朋友,要诚实,
不撒谎,要牢记。
考试时,不作弊,
做作业,靠自己。
说的话,记心里,
守诚信,从小起。
设计目的:通过对儿歌的朗诵,让学生加深感悟,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从小做起!”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