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5-02-24 16:02:17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说课稿10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说课稿 篇1

老师们好!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高中语文第四册教材中的王实甫的《长亭送别》。

情况说明:

授课之前心里没有底,主要担心两点:其一,所选篇目为王实甫的经典戏剧《长亭送别》,而学生对戏剧普遍不怎么感兴趣,课堂积极性会不会不高;其二,授课对象为理科平行班的学生,学生基础和各方面能力相对差一些,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会不会难以落实。

指导思想:

从实际出发,“教学目标”没有定得太高。总的来说,就是以新课标理念为指导思想,抱定教书育人的宗旨,以生为本,在教学中设定合适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学有所悟,学有所得。

教学目标:

1、通过品读重点曲词,体会主人公在分别时难舍难分的微妙心理,从而理解文本主题,领悟主人公重爱情轻名利的闪光思想和为爱抗争的可贵精神。

2、通过理解作品中的情景交融和多种修辞,来品味诗化语言,从而领略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教学方法:

1、美读法。设计齐读、自读、教师或学生范读等活动,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领略优美曲词的艺术魅力。这些过程教师要相机指导诵读方法和技巧。

2、引导点拨法。引导点拨学生对曲词的赏析、学习和领悟曲词的艺术手法。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思考、分析空间,以4人为单位组织小组讨论,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获得知识的途径,教师作适当引导和总结。

3、比较阅读法。联系同类作品比较拓展,使当堂所学得以迁移延伸,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运用现代化手段,扩大课堂容量,运用音乐、图片、视频等素材冲击学生感官,为其欣赏文本提供帮助。

  课时安排:

1课时

演示课件,介绍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黑鸭子组合”演唱的李叔同之《送别》,营造气氛。如有需要还可领着学生跟唱,以便使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投影课题)

  一、导入

(开始导入时切换《送别》的钢琴伴奏音乐,背景图片不变)

由中国的送别文化引出长亭古道,因为课文是节选,所以先介绍王实甫的《西厢记》,交代前情,继而导入课文《长亭送别》。

  二、检查预习,梳理情节

(投影图片,配以简要的文字介绍,图文并茂)

请学生根据屏幕提示,将节选文本划分为四个部分,并拟出小标题。

1)指名学生概括。

2)投影明确。(简略指导学生拟小标题的技巧,紧扣“别”字贯穿情节。)

  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要完成的任务,带着问题进入学习。)(投影)

1、把握人物的心理性格

2、鉴赏作品的诗化语言

  四、完成“学习目标”1(着重阅读第二、三部分,把握主人公的心理性格)

1、读曲词,体味主人公的“愁”

1) 送别,莺莺免不了离愁别绪。她究竟愁到了什么程度呢?先引导学生阅读[滚绣球]和[叨叨令]这两支曲词,体会其中的愁情。(学生很容易理解)

2)提问:那么,还有哪些唱词也表明了莺莺的离愁之苦呢?

学生快速检索后共同推选出几支最能表现莺莺离愁之苦的曲词——[快活三][朝天子] [耍孩儿] [四煞][三煞]。

3)请一位同学给大家读读这几段唱词。(教师指导朗读技巧:注意情感的投入和节奏的把握,因为是表现“愁”,所以要读得慢些。)(投影图片,放背景音乐)

4)学生朗读结束后投影所提问题:

5)学生自由发言,分析曲词,谈自己对莺莺愁苦的理解。

引导学生理解:对筵席上“酒食”的描写,对莺莺与张生离别后生活情状的描写。

6)教师小结:(以旧带新)李煜在《虞美人》中用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像东流”将抽象的愁具像化了。莺莺愁到了何种程度?我们是否也可以用原曲文量化一下呢?(学生可以检索出相关内容)(投影明确)

  2、读曲词,体味主人公的“恨”

送别,离人免不了离愁别绪。全词多次提到了一个“恨”字,显然,就全曲来看,应该说,《长亭送别》抒写的是莺莺的离愁别恨。

1)请学生把有“恨”的曲文找出来,并说说看,莺莺的恨有哪些内涵?她为何会有此恨?(投影问题,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强调要以文本为依据来分析理解。)

2)学生可以很快找到相关的几支曲子,讨论后指名小组代表起来分析,教师点拨。

3)(投影明确)这“恨”并不单纯,它包涵了莺莺对夫妻离别的悲、对老夫人阻挠的怒、对自己命运的忧,三重心理。(前两点学生可以想到,第三点要结合文本启发。)

4)指明莺莺“恨”产生的原因:怕日久后老夫人变卦,更忧张生去后变心。

5)借此机会联系介绍当时的社会现实:新及第进士,皇帝都会设宴嘉奖,此时达官贵人就会趁机选婿,以张生的人才很有可能会中选。再加上当时秦楼楚馆活跃于时,异乡花草触目皆是,张生与那些个风流才子一起,就很有可能被拉下水。这些都不得不让莺莺深深担忧。由此我们也可认识到封建社会,妇女的悲惨命运。

3、读曲词,体味主人公的“情”

学生读懂了莺莺的愁,读懂了莺莺的恨,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她对张生的情。在那个时代,作为相府千金的莺莺要坚守住这份爱情,是需要顶住很大压力的。那么,支撑她顶住这份压力的又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概括出莺莺最可贵的品质——重爱情轻名利)(投影提问)

(指名学生分析后投影明确)

  五、越剧欣赏

在充分品读理解曲词后,播放一段黄梅戏片断(时间不超过3分钟,截取内容紧扣文本二、三部分),这个环节可以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以便加深其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提示学生:课堂条件有限,如果同学们有兴趣欣赏更多内容,还可利用课余到网上搜索更多视频资料。)

六、完成“学习目标”2

《长亭送别》打动人们的不仅在于它反映了追求自由爱情,反抗封建礼教的思想,更在于它寓情于景,景中见情,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和诗化的语言。接下来带领学生领略它的语言魅力。

1、请学生齐读或自读[端正好][脱布衫][一煞][收尾]四支曲子,找出其中描写秋景的组合意象,并简要概括。(学生只要认真检索出曲词中的名词,就可以完成此项工作,指名学生概括后投影明确,教师小结。)

2、再以[端正好]为例,让学生仔细品读,进一步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此处隐藏10977个字……——。

2.感悟主题,激励导行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主题,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小河学会了坚强勇敢,不怕困难。其实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会遇到很多困难。老师希望你们能像小河一样敢于面对困难,和朋友们一起互相鼓励,战胜困难。最后出示课件:小苗不经风雨长不成大树,人不经困难难以成材,让学生齐读,结束这节课。

四、说板书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再加上孩子们对小河情感变化主线的理解, 我设计了递进式的板书,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小河情感的变化。

附板书设计:

14 快活的小河

快活—————不快活—————快活

说课稿 篇9

一、说教材

《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人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讲人们对黄山奇松的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黄山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教学本课,要用两课时来完成,我现在说的是第二课时的设计。

二、说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黄山松奇美的特点,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的特点来写黄山松的。

三、说教法

1、创设情境,入情入境

五年级的学生缺少对黄山的直接感知,这就对课文的感悟理解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上课时 ,我将出示一些图片,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

2、以读为本,读中悟情。围绕教学目标,以读为主线,注重引导。

3、延伸开放,拓展深化。品味迎客松这一部分时,让学生说欢迎词。教学第二自然段后让学生当导游。

四、说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图片和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主探究,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

相互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说教学流程

第一步:新课导入

第二步:感悟黄山松的奇特

第三步:总结全文

六、说作业设计和板书

说课稿 篇10

一、 说教材

1、 教材分析:《比本领》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训练主题是“与人合作”。本课紧扣单元主题,写的是梅花鹿和金丝猴相互合作摘到果子的故事,告诉大家:个人的本领再大,也需要合作才能做好事情的道理。

2、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能初步预习课文,能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活动。但他们年龄偏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喜欢听故事,看动画片。因此,本课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 说教学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一学段的学生应以培养阅读兴趣入手,强调阅读的积累。为此,依据课标要求、教材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朗读与动画演示中理解重点词句,领会文章主题。

(3)情感与资源:利用多媒体动画再现课文内容,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

三、 说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特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界定如下:理解“得意扬扬”、“垂头丧气”等重点词语,体会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合作意识。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难点,我采用

flash动画生动展现“梅花鹿跳了又跳”“合作摘果”的生动画面,使学生直观形象生动地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四、 说设计理念: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采用“创设情境、读中明理、媒体演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以多媒体课件为手段,以课文为载体,读中明理,读中悟情,让学生在多层次、多角度的朗读中体会情感,感悟道理。同时,充分发挥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的特点,再现课文重点情节,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五、说教学资源:本课是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人物形象鲜活生动,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我充分利用PowerPoint幻灯片和Flash动画相结合的多媒体课件,把文字、图片、音乐、歌曲、和Flash动画有机的结合起来。起到了烘托气氛,体会人物心理活动,理解重点词句的作用。

六、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充满了童趣童味,生动有趣。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环节设计为五大版块:情境激趣 引合作→初读课文 知合作→品读理解 悟合作→拓展延伸 谈合作→总结升华 倡合作。现在我逐个板块介绍整个教学程序:

(一) 情境激趣 引合作

在上课之前,我首先和学生进行互动,做一个手指操。手指操也是与单元主题“与人合作” 密切联系的。然后,以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朋友为话题,引出课文的两个主要人物:梅花鹿和金丝猴。再让

学生说说他们都有什么本领而引出课题。

(二) 初读课文 知合作

在这一环节,我一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读文。一是桌合作读课文,纠正字音。二是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品读理解 悟合作

这是课文的重点部分,也是信息技术与课文的整合点。在这一环节,我重点抓住梅花鹿和金丝猴比赛过程中的表现,采用课件演示与指导朗读有机结合的方式,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首先,我运用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相关句子,体会人物心理活动。通过直观演示,观看动画,深刻感受梅花鹿和金丝猴摘不到果子那种焦急的心情,为下文做好铺垫。

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读出味,读出情,读出声,读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最后,出示全课的课文动画,师生共同合作为动画配音。这样,即对全课进行了一次回顾,也使课文内容得到了升华,再一次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

(四) 拓展延伸 谈合作

本环节我设计了两方面的拓展。首先是课内拓展,让学生说说本节课都进行了哪些合作出色的完成学习任务。其次是,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事是通过合作来完成的。升华主题。

(五) 总结升华 倡合作

先让学生说说本节课的收获,然后教师出示一则谚语:“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倡导学生学会合作,乐于合作。最后,播放《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再次感受合作的力量。

《实用的说课稿模板集合10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